你会自掏腰包改造租来的房子吗?或者认为装修别人的房子太亏了,对付一下就行了?
我们都知道“今天不是为明天牺牲的”,但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从经济角度衡量得失,我们说服自己:“等以后有了……”,进而选择牺牲当下的生活。
这一次我们讲一个例外的故事。小齐,十八年来搬过七次家,即使住在出租房,也一定要把房子折腾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。
2021年他们一家四口决定移居到清迈生活,把北京家里所有中意的日常物件以及上千本书,一起海运带走,哪怕运费比物品本身还贵。
今年是他们在清迈生活的第三年,因孩子换学校又一次面临搬家。在安全舒适的新区和老城区之间,他们选择了老城区;哪怕租期只有两年,他们仍决定好好装修这所旧房子,让一家四口舒适生活。
Hi,大家好,我是生活在清迈的小齐。今天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的是,不久前我在清迈搬家和租房的经历。
细数从大学毕业到现在,十八年我住过八套房,搬了七次家,最短的一次住了一年,最多的时候不到四年,自己买过两套房子,总共住了七年多,在一套房子里居住的时间平均为2.25年。
每一次搬家我都尽量找没有家具的空房,把自己最喜欢的用习惯的东西搬进去,若遇到房东的家具更好,我就把旧家具家电送到二手市场卖掉,以此降低搬家带来的额外支出。
2021年我们决定举家到清迈生活,北京的家里的日常生活物件,茶杯、碗筷、钢琴、沙发,和上千本书,所有能带的东西都一起海运带走,哪怕运费比物品本身还贵。
从搬进清迈租住的第一个房子的第一天,我们就知道租期只有两年、孩子未来学校肯定会换、合同到期肯定要涨价、说不定哪天房东就要卖房……这一些因素都没能阻止我们把房子折腾成喜欢的样子。
除了把用习惯的东西摆满新家,我们还把100多平空空荡荡的草坪改造成了一座花园,浇筑了一块铺装地面,搭建起一个户外凉亭,增添了户外空间,日常起居的生活方式随即改变,这个小花园也成为朋友聚会聊天的重要地点。
今年进入清迈生活的第三年,我们的生活因为孩子换学校而面临又一次搬家,虽然刚续签了租房合同,补缴了房租上涨带来的额外押金,最后还是在第30个月时提前结束了上一套房子租期。
儿子的新学校在古城最热闹的区域,也是最堵车的地方,附近聚集了大型公立学校、医院、市集,学校为了避开交通拥堵提前一小时上学放学,即便如此早上送校还是乱成一锅粥,堪比北京的早晚高峰。
久居清迈小城,对路程和时间变得格外计较,因为平时出行都已分钟计算,所以这最后一公里堵上半小时是一定不可以接受的,于是我们下决心搬家,找一个步行就能往返学校的房子。
清迈虽然又老又小,但城外新建了很多高档别墅区。我们也预约了古城北面某高档小区,开车来到小区门口,3米高的电动门自动打开,绿树环绕,进入小区就有贴心的服务,下车就有人撑伞迎接,环境如同宣传片里一样。
这类房子很受欢迎,有全天的保安,与外界隔离,二三线城市一套两居室的价格就能拎包入住,我们也很动心!但很快冷静下来,因为这些漂亮的大别墅都解决不了接送的问题。
回到学校附近,大多是临街老房,虽然不豪华,但越看越有味道。有传统的泰式兰纳风格房屋、新建的欧式洋房、也有几十年历史的殖民地风格老宅,每一栋都不重样。一些年代久远的房屋,经常翻修,也很干净整洁。
自己建房,或是改造一个特别的房子,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,在北京太难实现,在清迈却不难。
不用花钱就能把自己的房子变漂亮,我想大多数房东应该不会拒绝。对我们来说,适当改造、添置软装就能成为心仪的家,还能省下一大笔建房的钱。
这时我们的目标更明确了:找一个中意的、允许我们自己改造的房子,能步行去孩子的学校,步行去城里的市集,过有烟火气的日子。
当然,现实是中意的房子并不好找,走路或骑个摩托突突个3、5分钟就能把娃送到学校的房子空置率很低,学校附近的房子大多是陪读的家庭在租,刚出来一套也很快就会再次租出去。
后来的一段日子,把孩子送去上学,我们大家常常到古城吃个早餐,然后City Walk。每看到一个挂出租牌子的房子,就打电话过去询问,这样的一种情况最容易直接找到房主,而不是中介。只要接了电话的房主都会热情地接待我们,希望我们租他的房子,毕竟这还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。
看房变成了City Walk 的一部分,就能推开门走进当地人的房子,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。
房主都很喜欢讲他的房子历史,住过哪些国家的客人,有人留下搬不走的家具,有人忘记带走的相框,也有些小摆设是客人离开时当作礼物特意留下的。
有一天路过一栋招租的老房子,房东老太是个华裔,七十多岁,得知我们从北京来,问了很多北京的问题,有什么好玩的、好吃的,我一开始敷衍说了几个,后来发现她是很认真地想知道,因为她不久后要跟老伴儿去旅行,她仔细地把我说的每一个店名、地址写在本子上,之后我们就离开了。大约过了一个月,接到老太的电话,说,她和老伴儿从中国旅行回来,给我们带了一些小礼物。那时我们刚搬入新家,于是,她成了我们新家的第一个客人。
九月的一天,学校开学已经1个多月了,我在网上看到一套离儿子学校很近、只有1.2km的房子出租,立刻预约看房。房东说这套房子刚退租,之前的租客是我儿子学校的老师,一家人回欧洲了,留下了两只带不走的猫。
这里的猫是赶不走的,因为它们就生活在院子里,不管谁来住,它们才是这个院子的主人。
后来,我们租下了这套带猫的房子,我负责给猫买好吃的回来,两个孩子负责每天给它们喂食,经过一段时间讨好它们,两只猫开始跟我们互动了。它们从不进屋,总是躺在门口的藤椅上晒太阳,把不属于这个院子的其它猫赶出去。
租房签约之前,我给房东看了之前租住房子的照片,他就果断同意,任由我自行改造里面的一切设施。
租房的合同很简单,只有租期、租金和简单的设施清单,这边的法律规定租房合同是两年,如果超期签约需要申请备案,我们都不喜欢麻烦,所以就口头约定了两年后的事宜。因为我要对房子做改造,房东用低于网上挂牌的租金把房子租给了我们。
跟之前我们租住的小区相比,它的硬件条件差了一大截。但我们干劲满满,决定亲手把它改造成我们心中的样子。
签完合同,立即启动了装修程序,目标是十天之内入住,如果超过十天,就要多付一个月房租。所以不能动硬装,不能大翻修。
装修计划分两个阶段,首先是入住前必须完工的,包括刷漆、更换卫浴五金件、更换电器、所有顶灯、购买床、衣柜、餐桌等主要家具、搬花园和修复原来的草坪;其次是不影响入住的,都放在以后慢慢推进。
入住以后的工作量远大于入住前所做的工作。入住后的大工程还有:打造花园、购买储物家具、装饰和漫长的整理过程。
为了配合房屋本身的老木头门窗材料,部分墙面选用了高饱和度的绿色,为深红、黑、深灰等偏暗的家具添加了复古调性的背景色,并且刷到2/3高度,留白部分使得面积不大的客厅有足够的视觉高度和宽度。
后期在软装和小电器融入明亮的点缀毫不违和,如白色的咖啡机、窗纱,素雅的瓷器,橘色的躺椅等。
墙漆便宜、修补容易,操作起来还特别简单。这么小的活没有施工队愿意接,我决定自己动手,儿子也把晚上和小伙伴玩耍的时间用来帮忙刷漆。原来的白墙时间长了有些发黄,还粘了不少蚊虫尸体,买来喜欢的颜色,覆盖刷两次,刷完一遍用电风扇对着吹,干得很快,一个多小时后就可以刷第二遍,两间屋一晚上刷完!
原来卫生间的瓷砖太丑也没关系,瓷砖漆刷两遍,就能彻底覆盖掉原来的颜色。有专门的防水瓷砖漆,跟刷墙一样,如果想要坚固防划痕,也有专门的漆面保护。我没有做保护,因为修补很简单。
刷成了纯色墙面、更换了木制马桶盖板、增加置物架、磁力镜前灯和小画,卫生间一下就生动起来了
卫浴五金件是磨损很大的物件,由于开关频繁,使用几年后大多都会损坏。这栋老房子也是这样,尤其是水龙头和淋浴头,于是我就买了各种配件来更换,包括水盆的下水管都一起更换,更换3个卫生间总共也没超过1000元。
一个人在家一天,洗手次数超过会超过20次,四个人接近100次,这个使用频率如此高的设施更换的理由就充分了。
房子是否舒适,除了身体能碰到的地方,进入眼睛的光线的舒适性也是很重要。我先换掉所有白光(色温6000K)筒灯,替换为中性温暖柔和(色温2700K)的LED节能灯泡,灯泡价格不便宜,如果选杂牌,一段时间后,一个房间的筒灯会亮度不同,极度影响美观,这是灯泡除了常规使用的寿命,更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。
我们还更换了所有主灯,选择的依据是造型,都是自己最喜欢的样子。还购置了很多落地灯和台灯,20多平米的客餐厅,就设计了5处光源。分区域设置的光源,使得空间变得多样。
最花钱的地方就是购买家新的具和电器了,这部分并没有设置预算,原则是好看、够用、耐用。因为房屋本身是泰式兰纳风格,门窗地板都是老木头做的,深棕色,所以我们在选择软装时就确定了整体风格是偏复古的,墨绿色、黑色、白色、棕色是主色。
二手店可以买到很多便宜、保值、甚至增值的中古家具,我们买的大件柜子是老柚木新制作,既保证材料的扎实,又有翻新后留下的一些不完美的老旧痕迹。
老房子其实对小朋友来说并没那么友好,地板不够平整、缺少储物空间,所以在儿童房改造中,选择明亮生动的颜色搭配,红色、蓝色、杏色、白色,再配上一些尺寸合适的宜家家具和大块的柔软地毯,让孩子一推开房门,就进入自己不一样的小世界。
我们把以前花园里的大部分花草和树都搬了过来,但是新的小院里种花的区域只有30平米,我们留下了一小部分,剩下的都送给了新房东。
院子里地面大多是结块的泥,不能直接种花铺草,我们就自己动手改良土壤,先去掉表面的泥块和石头,再混合铺上10厘米厚的营养土和沙,最后才是铺新草坪,厚厚的像地毯一样,每天小女儿和猫都喜欢在里面待上很久。
凉爽的时候能充分的利用户外空间活动,无形中就扩大了我们的居住面积。也是因房子小物品多,所以每天都在琢磨啥东西放在哪里,啥东西可以二手群里卖掉。自行车挂到了墙上、把车挪出去停车位就变成足球场;
二楼15平米的户外露台,安置了一个100寸的投影幕,挂上竹帘,看比赛、看电影,七八个孩子聚会也够用;
没有衣帽间,卧室只能放下1米左右的小尺寸衣柜,于是把床底下的空间填满储物盒,来弥补储物空间少的问题;客厅去掉了沙发和电视,只留下了餐桌、钢琴、书架,几块地毯和地垫,让孩子在室内随便什么时间都能坐下玩耍或看书;二楼8平米的楼梯间改造成了主要的图书收纳和阅读区,出于安全考虑,书架上只能摆出小部分书,一些厚重的都放到了地柜里。
朋友离开清迈时送给我们的小冰箱,孩子们用刷墙剩下的漆涂了一遍,他们很享受改造的过程。
房东放在户外摆放花盆的老木板水淋日晒,已经开裂严重,经过打磨、刷油,变成一张实用的桌子,平时在户外吃饭、喝茶全靠它。
搬入新家头两个月,我们每天都在清理、买卖物品、修修补补中度过,房屋面积虽然减少一半,一家人生活也就够用了。
以前我一个人时搬家,一两天就能搬完,而现在却要一两个月。过去搬家大多是个体力活,或是花钱找人一通收拾,除了累还是累。这一次搬家,让我很意外的是孩子们很兴奋,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物品一定要参与整理,慢下来,也就不那么累了。
搬入新家两个多月,没有了传统意义的“安全”社区,屋外也没有24小时保安,却迎来了更多有趣的生活。
一天,两个女孩骑摩托从我们家门口经过,她们停下车,对屋里大声喊:好漂亮的房子!后来就跟她们就建立起了新的友谊,她们四处旅行、喜欢和陌生人交朋友,我们也有幸成为这样的陌生人。其中一个女孩听完我们家的故事,也下定决心来这里生活,不久后我们非常有可能会成为邻居。
一天深夜,突然听到外面一声巨响,原来是有人骑摩托摔进了香蕉树林,听到声响、不曾谋面的邻居们都出来看发生啥,关心完摔倒的骑车人后,大家也就相互认识了。
以前的社区生活总是住在围墙里,营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小环境,也就把自己关了起来。从我们新家到主路要走一条100多米的小路,中间要经过一户养了4条流浪狗的人家,刚开始每次路过那里孩子都会害怕,大人也很紧张。我也曾去那户人家沟通能不能把狗关起来,结果是他们不会,还友善地建议我们与狗做朋友。
之后,我一次次的尝试不害怕的经过那里,才意识到孩子其实早就不害怕了,害怕危险的是我们成年人,其实可完全像走出家门一样,轻松地经过那几条流浪狗,只有这样,才能看到城市最真实的样子。
搬家之后,儿子还能每周和小伙伴们一两次互动,又解决了上学不用早起的难题,整个人的精神情况都变得更好了;女儿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年龄,城里不重样的街道总能带给她惊喜;对我们夫妻,搬一次家,为生活带来新鲜体验,享受家的改变过程更重要。
有过租房经历的朋友都知道,除了找房、搬家很麻烦,若要装修房间,和房东沟通简直相当耗费心力,所以很多人轻易不会改动租的房屋,住着不舒心也只是忍耐。
从投资角度考虑,我们的选择一定被认为是性价比最低的方案,花钱帮房东改造,然后也不知道哪天就搬走了。但我不这么认为,恰恰我认为这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生活方式,只是它无法用具体的经济价值来衡量。
没搬进老城区的房子之前,原来的房子即将退租,房东让我们不用担心到租日,多住个3、5天,搬家能更从容;将要搬家的房子已经签好交租,房东告诉我们:这个家你们想怎么改造都行,要说明支持就说,相信你们。“相信你们”这句线遍。
我们其实内心有点膨胀了,租客混成这待遇相当不容易,毕竟得到的是同理与信任。作为租客,我们做了什么?
我们敢提要求。当我们的房东不易,因为我们特别敢跟房东提要求,今天说我们想砸了这堵墙,明天说我们想搭建一个地台,作为一个租客,老要动人家房子的基建显得特不安分。但是我们每次提,都事先想清楚方案,我甚至会绘制好一个3D的模型图去跟房东提要求。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我们会一起讨论,倾听彼此的建议,达成最终的决定。
我们尊重房东。我们住在这个房子里,会清洁保养家居,比如清洗窗帘和布艺沙发,非常爱惜房东家的东西。
在清迈租的第一个房子里,户外只有大草坪,没有可以乘凉的地方,我们还自己花钱搭了凉棚、做了硬化地面,添置了桌椅。在其它地方种满了花草,打造了一个近百平米的花园。为了植物生长更好,必须改良土壤,翻地、换土,需要经常往返花市买材料,两年多除了学校,逛得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花市了。直到搬完家,我们把带不走的东西完好无损送给房东,还把因为搬移花草破坏的草坪恢复到原样。
我们要找我们真心喜欢的房子。我们相当费力地寻找房子,绝不将就,我们始终相信,房子不仅是商品,也是房东对生活的理解,如果我们喜欢的是同样的房子,那么我们基本也能是坐在一起同频交流的人。
人们常说每年要出去旅行,看世界的风景,那么,除去旅游的时间,一年里还剩下的三百多天,窝在家里的日子就可以将就着吗?
看着凌乱的房屋,堆满孩子不要的玩具、角落里塞着舍不得扔的纸箱.……为了不委屈辛苦工作的自己和家人,而在假期里出行,哪怕在路上拥堵,酒店和景区物价暴涨,也在所不惜,目的是离开家,出去看看,这样值得吗?
其实,来清迈之后,和朋友们经常讨论购房这一个话题。买房的理由大多是因为房子便宜,不买的理由也大致一样——不知道未来会去哪里。
我最近在读《苏东坡传》。苏东坡一生辗转多地,哪怕在一个地方只待上两三年,也要自己挖水渠、种花种菜、研究当地美食,过得像是要在这儿生活一辈子一样。
作者简介:童书妈妈三川玲,教育出版人、童书评论人、TEDkids智库专家、中国营地联盟理事,亲自下场看了5000+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,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,享受写作。著有《通往幸福的教育》,《孩子天生爱写作》(即将出版)。